close

上網時間過長 小心肌筋膜疼痛


肌筋膜疼痛屬於人體骨骼肌肉病變,是一種會反覆發作的慢性疼痛疾病,他的主要特色是具有疼痛激發點,當觸壓患者肌肉時,常可摸到像繩索狀或結節狀的緊實硬塊,其中有一特別敏感的痛點,觸壓該點可引起典型之轉移痛或局部之抽動。

肌膜疼痛症候群最明顯的症狀,就是肌肉一動就痛,以及明顯的緊繃、不容易放鬆,患者因為怕痛而不敢動,動作協調性變差。常見的臨床症狀為肩膀僵硬、脖子痠痛、背部疼痛,甚至有手臂痠麻的情形,常被誤診為五十肩、落枕、血濁、高血壓、腰椎長骨刺或坐骨神經痛…等。

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其常見症候如下:

(一)常見的頭頸部肌筋膜疼痛
脖子僵硬(常誤解為血濁、血壓高)、落枕、膏肓痛、巔頂頭痛、顳側頭痛(常誤為偏頭痛)、像孫悟空金箍咒型的頭痛、頭暈、耳鳴、腦鳴、耳中痛、耳中癢、眼睛痠痛、視力糢糊、假性三叉神經痛、顳側關節疼痛、牙關開合困難等。

(二)肩胸背的肌筋膜疼痛
手指痠麻無力(有時手指關節痛、晨間僵直,常誤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),肩關節內收、後伸、上舉困難(易誤為五十肩),肩關節痛、無法側睡,肩後疼痛、不動比動還痛,膏肓痛,前胸痛(在左側須與心絞痛、心肌缺氧區別)。

(三)腰臀部常見之肌筋膜疼痛
腰部疼痛無力,坐久、站久、工作勞動之後更痛;或臀部疼痛、走路更痛,痛到坐立不安,久站、久坐、多行之後痠、痛、麻、增劇,嚴重時還會引起股神經之壓迫症狀(常誤診為坐骨神經痛)。

(四)上肢及下肢肌筋膜痛
另外手二頭肌、手部伸肌、股四頭肌、腓腸肌、比目魚肌等四肢肌肉引起的手腳痠痛、上下樓梯困難者,大都為肌筋膜疼痛症候群,因其表現類似關節病變,易引起誤診為肩關節病變、肘關節病變、腕關節病變、膝關節病變、踝關節病變等。

要避免肌筋膜症候群的發生,日常生活中應注意:

一、保持良好的姿勢:避免長久維持同一姿勢。

二、學習正確的姿勢:坐姿、立姿、開車、彎腰搬重物須符合人體工學和骨骼支撐的平衡。

三、勿使用過軟或過硬床墊:枕頭以軟有彈性,厚度適宜者。

四、勿長期穿高跟鞋。

五、操作使用電腦應注意桌面高度:避免長時間維持某一姿勢,造成頸、肩、背、腰部痠痛。

六、保持規律的運動習慣:以維持肌肉和韌帶的柔軟度。

肌筋膜疼痛時,中醫是以針灸、推拿、水煎內服藥、外貼舒筋活絡膏使患部血管擴張,促使血液流量增加,增加肌肉含氧量,有效排除積存的乳酸等廢物,並強化肌肉耐受力,如此配合能將激發點去活化並快速改善症狀。

治療期間,病人應注意保持正常姿勢,同一姿勢勿維持過久,並勿過度用力,在家也可自己作局部熱敷、熱水浴、按摩。飲食以清淡為原則,菸、酒、酸、辣、寒性蔬果等盡量少吃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kiki 的頭像
    kiki

    kiki的部落格

    ki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